6月份主動公募凈值反彈仍處于行業(yè)指數中等水平,持續(xù)調倉條件下凈值逐步恢復導致存續(xù)產品贖回率小幅上升私募倉位繼續(xù)快速上升,已經從4月底的63%恢復到75%,回到3月市場快速下跌前的位置預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私募持倉仍將處于中高波動狀態(tài)杠桿資金本月恢復相對較高的凈流入,但這一凈增量并沒有明顯高于市場反彈時的中樞水平FO等絕對收益策略在5—6月的大部分反彈過程中,基本沒有明顯的主動加倉跡象
6月份主動公募仍處于持續(xù)調倉狀態(tài),存續(xù)產品凈贖回率小幅上升6月份市場風格從5月份由增長和制造業(yè)引領的反彈轉向疫情過后的消費復蘇5月份a股市場的上漲以汽車,石油石化,電力設備和新能源,機械,國防軍工等傳統周期或成長性,制造業(yè)板塊為代表6月份的主導行業(yè)有消費服務,電信,汽車,食品飲料,家用電器但6月份主動公募的收益率水平仍主要分布在各行業(yè)的指數收益中間我們統計的6月份主動公募的收益率中值為9.4%,略高于5月份的+7.2%,單位凈值已經基本恢復到3月份行情加速前的水平凈值的大幅修復帶來凈贖回壓力的小幅上升
指出,雖然目前為止我們觀察到的實際凈贖回水平并不高,但歷史情況表明,存續(xù)產品的贖回壓力會伴隨著a股市場整體的上行過程而逐漸釋放,并最終趨于穩(wěn)定中信證券最新渠道調查數據顯示,主動型公募產品的周凈贖回率從5月份的0.1%~0.3%小幅上升至近兩周的0.5%~0.6%左右,為年初以來的較高水平后續(xù)贖回的持續(xù)性和程度還有待觀察
中小私募6月份繼續(xù)提升倉位,之后在中高端震蕩根據我們對中信證券渠道的研究,最近一周中小私募倉位已經提高到75%,比4月底的低點高出近12%考慮到2017年1月以來的歷史中樞為75.1%,目前私募倉位已經回歸正常平均水平我們預計未來此類主動型私募將繼續(xù)在較高的倉位上運行從歷史數據來看,類似今年3—4月份私募快速大幅減倉的情況,基本都與系統性風險事件有關例如,2018年第三,四季度,2019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一季度,此類風險事件級別對應的平均減倉幅度為15%,減倉時間為2至4個月不等伴隨著風險事件的解除,私募倉位將在3個月左右當前節(jié)點,國內外風險因素上半年困擾市場的問題,基本上都是趨勢上的好轉,走弱或者投資者的被動下半年經濟復蘇的節(jié)奏和各行業(yè)景氣度的變化,預計將是主導a股市場整體節(jié)奏和精細結構的主要因素,進一步發(fā)生系統性風險事件的可能性逐漸降低
單月融資余額新增規(guī)模屬于歷史正常水平截至6月29日,融資余額凈增607億元,較5月份108億元的小幅反彈有所加快雖然607億元的絕對規(guī)模是2016年以來單月凈增量的較高水平,但考慮到融資余額的變化值與市場漲跌高度線性相關,如果將融資余額的月度凈增量與滬深300的月度漲跌進行線性回歸,則將實際月度凈增量與回歸模型模擬值的差值用于衡量剔除市場漲跌后杠桿資金的額外增倉意愿我們發(fā)現2022年6月的殘差為—94億元,遠小于歷史上杠桿資金快速流入的其他時期比如2021年5—8月平均殘差為+583億元,2020年7月為+1487億元這說明6月份杠桿資金的入場力度只是大致接近歷史上市場反彈的正常水平,側面反映出個人投資者參與此輪市場反彈的可能并不顯著
而FO等絕對收益產品在5—6月反彈的大部分時期都沒有明顯的加倉跡象作為年初1—2月市場調整前期快速減倉的絕對回報投資者,FOF產品在4月底至今的絕大部分反彈期間,凈值反彈甚至略弱于大盤的寬基指數,反映其基本沒有隨市場大幅加倉以5月5日至6月22日為觀察窗口,主動股基的平均凈值反彈幅度為16.7%,已超過其3月至4月凈值16.0%的平均跌幅相比之下,公開發(fā)行的FOF產品的平均凈值反彈為2.9%,低于3月至4月約5.3%的平均跌幅具體來看,約85.9%的公募FOF產品累計反彈幅度小于3—4月,33.3%的產品反彈幅度不是其前期跌幅的2/3,10.3%的產品反彈幅度不是其前期跌幅的1/2,而且從產品維度來看,前期跌幅較大的產品反彈越強,反彈越弱,說明凈值受損更嚴重的絕對收益投資者在此輪反彈中更為謹慎可是,在過去的五個交易日里,這種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以5月5日—6月29日為觀察窗口,FOF產品平均凈值反彈6.8%,短短5個交易日上漲3.9厘其中,累計反彈幅度小于3—4月跌幅的產品占比由5個交易日前的85.9%下降至29.5%,這表明FOF產品在6月底的5個交易日內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
風險因素:1)海外股權市場劇烈波動導致外資撤離超預期,2)公募基金發(fā)行因市場震蕩轉冷,3)公募基金贖回超預期,4)主動機構流動性指標僅反映市場整體資金流向,不能反映公募資金流向在板塊間的切換行為。
聲明:本網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