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紙公告讓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汽車的車企。
日前,比亞迪正式宣布,根據(jù)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未來,在汽車版塊公司將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yè)務
比亞迪表示,將繼續(xù)進行燃油汽車零部件生產和供應,為現(xiàn)有燃油汽車客戶持續(xù)提供完善的服務和售后保障,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零配件供應。
雖然電動化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包括BBA在內的多家車企均已規(guī)劃了停產燃油車,徹底轉型新能源的時間表,但多數(shù)期限在2025—2030年之間相比之下,比亞迪告別燃油車盡管早已有跡可循,但時間和速度確實出人意料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加速發(fā)展以及比亞迪的樂觀預期,加速了比亞迪放棄燃油車的進程另一方面,2022年原材料漲價,芯片短缺,產能緊張,交付周期過長等難題考驗著眾多玩家停售燃油車,將更多技術,研發(fā),資金,人員,產能等投入到新能源車上,是比亞迪打贏這場愈發(fā)緊迫的規(guī)模化戰(zhàn)役中的重要一環(huán)
從1994年創(chuàng)辦比亞迪進入電池領域,到2003年跨界汽車制造,到2014年比亞迪開始全面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再到2017年推動比亞迪內部的改革與對外的開放28年來,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帶領比亞迪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華麗轉身
此次作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汽車的車企,王傳福造富神話能否延續(xù)新能源汽車銷量一騎絕塵,體量巨大的比亞迪,仍然面臨著不少挑戰(zhàn)財報增收不增利難掩隱憂,智能化,高端化方面的探索和布局稍顯滯后,如何尋找增量空間,是比亞迪突破萬億市值的關鍵
停產停售早已有跡可循
比亞迪停產停售燃油車,并非空穴來風。
在2021年6月,一份比亞迪內部交流會議紀要在網上流傳,在被問及未來公司的燃油車會不會全部被DMI,DMP全面替代,停產時,比亞迪回答稱今年燃油車內部銷量預期在15萬輛左右,未來燃油車的規(guī)劃也已經停止,最快明年全面替代不過,針對上述會議紀要,彼時比亞迪回應稱,目前沒有此計劃,目前市場及消費者有需求,合作伙伴經銷商有需求
2021年11月,比亞迪作為唯一一家中國車企,和沃爾沃,福特,通用,梅賽德斯—奔馳和捷豹路虎5家車企簽署承諾書,到2040年在全球范圍內停止化石燃料汽車的生產。
業(yè)內普遍認為,比亞迪加速退出燃油車市場,和2021年以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攀升不無關系而銷量增長與其堅持DM混動和EV純電兩條路線并行的戰(zhàn)略密不可分
王傳福日前公開表示,如果說純電動車重點解決了增購需要,那么插電混動則有效解決了更多家庭首購和換購需求,對龐大存量燃油車市場,形成了明顯替代效應。
比亞迪最新發(fā)布的3月產銷快報顯示,3月其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0.67萬輛,銷量為10.49萬輛,首次月銷突破10萬輛,而燃油車的產銷量均為0.其中,比亞迪旗下DM插混車型銷量為5.06萬輛,同比增長615.2%,EV純電車型3月銷量達5.36萬輛,同比增長229.2%。
今年1—3月,比亞迪燃油車累計銷量僅為5049輛,同比下降89.78%,且僅占總銷量的1.7%。
事實上,早在一年前,比亞迪燃油車業(yè)務逐漸收縮2021年3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首次突破傳統(tǒng)燃油車,達到59.33%此后新能源汽車一路高歌猛進,燃油車的存在感大幅降低,2021年,比亞迪全年銷量為73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突破60.4萬輛,占比81.58%,而燃油車銷量為13.63萬輛,占比18.4%
汽車行業(yè)專家朱玉龍認為,目前這個決定傷害不大,獲益良多,是很好的打法。
在他看來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比亞迪近幾年的燃油車維持低價,特別是車型已經老舊,規(guī)模在20萬左右,伴隨著純電動和插電的需求上揚,停掉沒有經濟上的影響。
第二,從品牌整體銷量來看,比亞迪在2021年突破了在40—50萬輛區(qū)間銷量的震蕩,開始進入75萬輛的區(qū)間,主要動力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開始直線拉升,比亞迪也用相對較低毛利換取市場份額。
第三,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正是從傳統(tǒng)燃油車進入全部新能源品牌的過渡,從政府,消費者認同等角度來看,純電車企算是加分項。
賣最多的車,賺最少的錢。
可是,作為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年度銷冠的比亞迪盡管賣著最多的新能源汽車,卻賺著最少的錢日前,比亞迪發(fā)布了2021財年年報當期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38%至2161.4億元,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同比下降28%至30.45億元,扣非凈利潤同比大跌57.53%至12.5億元
自主品牌三強中,2021年,長城汽車營收1364.05億元,凈利潤67.26億元,吉利汽車營收1016億元,凈利潤48.47億元,比亞迪營收規(guī)模最大,但凈利潤最低。
對于2021年營收呈現(xiàn)雙位數(shù)增長的同時凈利潤下滑近三成,比亞迪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1年,由于全球疫情影響,電子業(yè)務短期承壓,受原材料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公司整體成本上升期內汽車業(yè)務銷量大增,汽車板塊盈利增長
比亞迪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全年,比亞迪新車銷售達73萬輛,同比增長75.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9.37萬輛,同比增長231.6%,銷量占比超過80%,純電動車型和DM混動車型的累計銷量分別為32萬輛和2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4.9%和467.6%
銷量一路狂奔的同時,比亞迪汽車相關業(yè)務毛利率卻同比下滑7.81%至17.39%分上下半年來看,2021年上半年汽車業(yè)務毛利率為19.5%,下半年繼續(xù)下滑至16.2%,與2020年下半年相比下滑近10%
相比之下,2021年銷量龐大的特斯拉汽車業(yè)務毛利率約30%,年銷量尚未突破十萬輛的蔚來和理想的汽車毛利率也已突破20%。
海豚投研在分析中指出,公司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來自收入端車型結構的改變,激進的定價策略,另一方面來自成本端的上游原材料的漲價。
2022年原材料漲價,芯片短缺,產能緊張,交付周期過長等難題考驗著眾多玩家,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競爭越發(fā)激烈停售燃油車,將更多技術,研發(fā),資金,人員,產能等投入到新能源車上,便是比亞迪打贏這場愈發(fā)緊迫的規(guī)?;瘧?zhàn)爭中的重要一環(huán)
目前比亞迪的產能已接近天花板,根據(jù)比亞迪今年一季度數(shù)據(jù),其產銷數(shù)量接近,基本處于滿產滿銷狀態(tài)比亞迪在2021年財報發(fā)布后的投資者會議紀要中透露,目前比亞迪累計未交付訂單量達到40萬輛,并且仍在逐月增加
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加速發(fā)展以及比亞迪的樂觀預期,加速了比亞迪放棄燃油車的進程王傳福日前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預測,按照2021年行業(yè)變革速度來看,今年底預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達35%
此外根據(jù)消息顯示,比亞迪2022年的銷量目標保守預計為150萬輛,若供應鏈向好,則將沖擊200萬輛當下比亞迪正在積極擴產,公開信息顯示,到2022年底,比亞迪實際可利用產能將達到190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全力沖刺,將和特斯拉展開更為激烈的廝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共計交付超31萬輛,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達28.63萬輛,同比增長422.97%,二者差距不到3萬輛
高端化,智能化困局待解
伴隨著新車型的推出和產能的擴充,未來銷量將進一步擴大在量價齊升的背景下,利潤有望改善比亞迪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量價齊升的價指的便是比亞迪籌備中的高端品牌,以低端車型身份殺入汽車市場的比亞迪一度囿于高端化困境。
根據(jù)消息顯示,比亞迪將依托兩個品牌進軍高端市場,一個是騰勢品牌,定位在30—50萬元區(qū)間,在2022到2023年陸續(xù)推出3款純電多用途車新車型,包括MPV和SUV,另一個是全新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定位在50—100萬元價格區(qū)間,預計于10月推出。。
日前,比亞迪100%持股的騰勢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獲得營業(yè)執(zhí)照,比亞迪汽車高端品牌籌備辦公室主任趙長江發(fā)微博稱,比亞迪即將推出高端產品,開啟高端服務。
比亞迪的另一高端品牌也在籌備中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yè)部總經理李云飛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下半年比亞迪將推出高端品牌,價格區(qū)間預計在50萬—100萬元以上,其在品牌,產品,銷售服務網絡,運營團隊方面,都是全新且獨立的,首款車型為硬派越野車
未來,比亞迪汽車業(yè)務將由王朝網,海洋網,騰勢及高端品牌四個版塊構成其中王朝系列主銷車型包括秦,漢,唐,宋,元及衍生車型,基本覆蓋10萬—30萬元價格區(qū)間,海洋系列主銷車型包含海豚,海豹等和即將上市的軍艦系列等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在財報中透露,今年宋MAX DM—i,驅逐艦05等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車型相繼上市,純電車型方面,繼海豚之后,搭載e平臺3.0的元plus車型已于2022年2月上市,后續(xù)將有更多搭載e平臺3.0的車型在王朝網和海洋網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賣車以外,比亞迪也在培育新的增長點。
王傳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子公司只賺比亞迪的錢不叫本事,拆出去賺市場的錢才叫本事,才意味著產品有競爭力所以我們有了市場化1.0的戰(zhàn)略,即零部件業(yè)務拆分電機,電池,動力總成等業(yè)務以事業(yè)部的形式殺出去,去和同行競爭
比亞迪決定最先對外開放的業(yè)務,是其最為優(yōu)質的資產——動力電池目前比亞迪動力電池主要搭載在旗下產品中,但其有意扮演供貨商的角色
去年4月,王傳福表示已開始向全行業(yè)外供刀片電池,在展示的合作伙伴中,除了紅旗明確標出外,其他的均由密替代繼去年比亞迪或將供貨特斯拉的消息頻傳之后,今年緋聞對象變成了蔚來和小米汽車
除了電池外,根據(jù)消息顯示比亞迪e平臺3.0已經和奔馳,豐田,滴滴等開展合作。
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與目前風生水起的特斯拉和中國頭部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相比,傳統(tǒng)車企轉型的比亞迪在智能化和自動駕駛領域并不占優(yōu)勢比亞迪在智能座艙領域有DiLink智能網聯(lián)車機系統(tǒng),在智能駕駛領域有DiPilot
其中DiLink已進化到4.0版本,主要依托安卓生態(tài)下載車端應用,但體驗并未和車輛完全打通,車機卡頓等抱怨時常見于社交平臺,DiPilot相對保守,難以和特斯拉,蔚小理抗衡。
比亞迪在補短板上已有所行動2021年底,比亞迪與Momenta成立深圳市迪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面向未來的高等級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今年2月,比亞迪選擇百度成為其智能駕駛技術供應商,百度將向比亞迪提供行泊一體的ANP智駕產品與人機共駕地圖,當月比亞迪還投資了激光雷達企業(yè)速騰聚創(chuàng),3月底,比亞迪宣布與英偉達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達成合作,從2023年上半年起,比亞迪將在部分新能源汽車上搭載英偉達DRIVE Hyperion平臺此外比亞迪也在與華為MDC合作,根據(jù)消息顯示比亞迪即將推出的海豹將搭載華為MDC
不難看出,比亞迪的智能駕駛路徑愈發(fā)清晰,短期內通過采購供應商方案快速補齊短板,同時大量招聘儲備智能駕駛領域相關人才,未來或許也將走上自研道路,畢竟將靈魂全部交給供應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上半場的電動化競爭中,憑借DM—i超級混動,刀片電池等領域的優(yōu)勢,比亞迪取得一定優(yōu)勢下半場更為激烈的智能化角逐中,比亞迪能否書寫傳奇
。聲明:本網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